农村老话“寒露风不凉,冬季暧洋洋”,今年是不是暖冬,有道理?
寒露已过,秋风渐起,华北平原的田野里,金黄的稻穗低垂着头,老农们望着天边的云彩,念叨着祖辈传下的农谚:"寒露风不凉,冬季暖洋洋"。这句流传千年的气象预测,在今年这个气候异常的年份里,显得格外引人关注,看看有道理吗?
寒露已过,秋风渐起,华北平原的田野里,金黄的稻穗低垂着头,老农们望着天边的云彩,念叨着祖辈传下的农谚:"寒露风不凉,冬季暖洋洋"。这句流传千年的气象预测,在今年这个气候异常的年份里,显得格外引人关注,看看有道理吗?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古人笔下的寒露意韵悠长,时光流转间,今日08时40分57秒,我们正式迎来这一节气。作为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的到来,不仅是日历上的刻度更迭,更标志着暮秋时节的大幕正式拉开。
“上午寒露,冷飕飕;下午寒露,热死牛”——这句流传千年的农谚,以一日之辰预判一冬寒暖。寒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中首个带“寒”字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其:“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今年寒露准确时间为10月8日(农历九月初六),恰逢国庆假期尾声,返程人流与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10月8日北京时间早上8点40分57秒,将迎来“寒露节气”。届时,气温将会变得更低,昼夜温差更大,露水更凉,秋燥更明显。
2025年寒露节气于10月8日08时41分正式登场,太阳到达黄经195度的瞬间,标志着仲秋向深秋的过渡。这一时刻较2024年(10月8日14时22分)提前近6小时,但仍在天文历法划定的正常波动区间(10月7日-9日)内。有趣的是,北方多地清晨已出现明显霜冻,而
2025年10月8日早上八点四十,太阳走到黄经一百九十五度,寒露就来了,今年是农历乙巳年八月十七,比往年早了好些天,不是天变坏了,是前年闰了六月,把节气全往前推了,北斗七星的斗柄现在指着辛位,秋快完了,再过半个月就是霜降,冬天真要来了。
今日寒露,二十四节气中首个以“寒”为名的节气,恰逢秋深露重时。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一古老智慧,源自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对天象物候的精准把握——当太阳到达黄经195°,昼夜温差骤增,露珠凝霜,鸿雁南迁,菊花盛放,预示着秋收冬藏
如果说“白露”是夏秋的过渡,带着些许温柔的凉意,那么“寒露”便是深秋的正式宣告,露水因寒而凝,隐约能感受到冬日临近的脚步声。此时,北方已是层林尽染,南方也秋意渐浓,昼夜温差进一步拉大,空气愈发干燥。对于农事而言,此时正是秋收、秋种的紧要关头,北方忙于收割玉米、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今日(2025年10月8日,农历乙巳年八月十七)08时41分,当太阳运行至黄经195°,我们正式迎来寒露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寒露”为:“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节,晨露已从初秋的“白”变为“寒”,草叶上的水珠泛着
时维季秋,节届寒露。斗指戊而星移,律中无射而气改。白露凝霜,褪尽炎夏之余暑;清风送爽,催浓深秋之清愁。观天地之玄黄,见草木之摇落;感寒威之渐逼,叹岁月之流驰。故作斯赋,以状寒露之景,以抒时序之情。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今日寒露节气,进入秋季倒数第2个节气。天气越来越凉快,北方地区冷空气来袭,一些地区降温4-6度,甚至穿上了棉衣。南方地区暑意减退,虽然白天还是很热,但是晚上出门明显能感觉一丝丝凉意。寒露的“寒”字,说明这个时候多露水是冰凉的,有趋于
2025年10月8日早上八点四十分,北京迎来寒露节气,正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的时分。农历八月十七,天地转凉,阳光收敛,夜里草尖的露珠,比白露更冷,像极了秋天的泪光。
农谚“寒露现三象,农民一场空”中,“三象”指的是寒露当天或寒露时节可能出现的三种对农业生产有危害的天气现象。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 。每年公历10月7日至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交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今天是公历10月8日,农历八月十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寒露节气的交节时间。
寒露一到,露水变寒,秋意更浓。您会发现早晨草叶上的露珠格外晶莹,风里也带着明显的凉意。这个节气在古时候,是秋收秋种的关键信号,老祖宗们通过观察这一天,来预测接下来的天气和收成。
今晨08时40分57秒,河南地区正式迎来了寒露节气。随着太阳抵达黄经195度,这一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如约开启了暮秋时光。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时间过得真快,今天08时40分57秒我们正式迎来寒露节气,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寒露节气的到来标志着暮秋时节正式开始,天气开始由凉慢慢转寒,我们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
干旱与雨涝是两个极端的农业天气。干旱是因为少雨多晴天,造成水分蒸发,土地干裂。而雨涝指的是降雨天气太多了,土壤含水率太高,土壤泥泞。其实,比泥泞更加不好的就是气温太低,天气湿冷,不利于秋收秋种工作的进行的。寒露节是秋季应该是少雨比较干的时候了。因为露水只有晴天
当晨露不再是白露时的微凉,转而凝着几分砭骨的清寒;当雁阵掠过天际,只留最后一抹剪影向南方;当篱边菊花迎着霜风,绽出金黄的笑靥——二十四节气里的寒露,便携着深秋最浓的韵致,悄然叩响了季节的门扉。它是秋的“压轴”,藏着古人观天察地的智慧,载着田间稼穑的期盼,也浸着